藍海市場真的比較好做?
藍海市場競爭者少,看似容易進入;實則需要面對與紅海市場不同的挑戰。
撇除經營事業需要考慮編列的成本,如網站、設計、產品、人力等必要性支出。
開拓新型態產業,意味著你是領頭羊。
這裡的領頭羊,包含「只有你在做」,以及「只有少數人在做」。
領頭羊可以取得整個市場大部分的市佔;但必須付出比追隨者更大的代價與風險。
與成熟產業不同的是,所有的一切,不管是消費行為形塑、價值觀建立都必須自行摸索。
首先,必須先問自己
- 目前的需求缺口有多大?
- 我們有預算、時間行塑消費者的行為與價值觀嗎?
SBD-帶領民眾愛上健力文化
SBD 是來自英國的健身護具品牌。
由邱個在 2018 年正式將此品牌代理進入台灣。
當時國內健力文化正處於漸漸被大家認識的階段。
作為健力文化推手之一的邱個,他積極地籌辦比賽直播,並以個人 YT 頻道「SBD Taiwan 邱個 」來推廣健力文化。
SBD 包辦直播中所有的導播、主持、直播器材等各項資源。
這些花費往往是數十萬,甚至數百萬的資金投入。
直播中,邱個用激昂的主持方式帶出比賽中的熱血、震撼的氛圍;透過講解蹲舉、臥舉、硬舉比賽規則,讓不熟悉的人也能看懂比賽。
上述種種為健身社群的貢獻,使 SBD 除了取得既有健身客源外,也培養了一批受到健身文化感染,從認識健身到愛上健身的人。
這些作為使他們在健身產業中站穩腳步;
同時,更帶動了後續其他健身產業投入,進一步擴大整體潛在消費者基數。
Foodpanda-外送平台崛起
Foodpanda 是現在大多數人都知道的外送平台。
藉由整合許多便當店、餐廳,消費者可以在平台上點到不同種類的美食,請外送員外送到家。
令人驚訝的是,他們早在 2012年就進入台灣。
不過直到 2020年疫情爆發,使宅經濟崛起,外送需求擴大數倍,營收才開始快速成長。
從母公司 Delivery Hero 的 2020年度報告得知,該年度台灣 Foodpanda 營收為 273.8 EUR million(約 97億台幣);相較於前一年 2019年營收 76.1 EUR million(27億台幣),成長約 260%。
現在疫情過去,出門不再充滿風險,
但外送的便利性已深植人心,大家很習慣點餐就會送到家。
民眾對於「外送服務」終於產生依賴性,外送平台相關服務終於在台灣站穩腳跟。
期間歷經了 8年的漫長等待,若非疫情肆虐,不知道還要再等多久。
這幾年 Foodpanda 一直維持在虧損狀態下,於 2020 淨虧損更達到 121 EUR million(約 42億台幣),直到 2023 年才達到損益兩平。
紅海有紅海的好
以上兩件案例告訴我們,藍海固然吸引人,但創業可不一定要成為領頭羊。
作為跟隨者,我們可以省去大量試錯成本,與等待民眾養成新型態消費習慣的時間成本。
當然,這不太表我們一定得殺進市場削價競爭。
我們仍可以透過品牌經營、產品組合設計等不同面向,打造差異化。